後備網誌

這個是後備網誌,主要網誌是在http://www.almerick.com 發報的。另外almerick.wordpress.com 都是另一個後備的網誌。

這個網站主要是講述:
(1)我自己平日的所見所聞;
(2)靈氣, 推拿, 及中醫的應用

星期一, 9月 22, 2008

能量反彈 (港7000教師患「經常焦慮」)

今日看見以下新聞,我即是諗起 「能量反彈 (energy rebounce)」。

「能量反彈」,又可以叫「能量回力刀」,指當念起對應某人,地,境事物...時, 便有相同「能量」回應給發念者。 「能量反彈」的關係又只和發念者有關,和對應的人和事無關。就像A 付出了錢給B,錯不是直接從B來。而會從和A有關係的人來還。

我們生活上, 思想與行為同樣會產生不同的念。如以發念,發願,祈請等的力量又較大。原因十分簡單,集中不分散時投入世界間的念力能量十分之大。所以很多人只會以為「發念」才有用,而忽略了平日生活上的思與行。

思與行其實也影響著我們。只是來勢較慢。就像一滴水,慢慢儲滿杯子, 當杯子滿溢, 事情就出現。當然事情的出現又決定於杯子的大少與滴水量。還有什麼可以令杯子滿溢呢?方法有很多。其中一個就係人多。每人都滴一滴水,很快就滿掉。

返回正題「能量反彈」,能量越大反彈側越大。如新聞中,教師們(不單是教師,還有家長)集體地給學生這麼大的壓大,不反彈到你們身上才怪。

























調查:港7000教師患「經常焦慮」 學校「三評」為壓力主要來源
【明報專訊】教師壓力沉重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與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一項調查發現,全港13%教師因壓力患上「經常焦慮症」,按教協推算約有7000名教師,教師壓力主要來自學校「三評」,包括

2 則留言:

bird 說...

從力學說,它是 “action and reaction“,
從能量學說,它是 “conservation of energy*“,
從佛學說,它是 “因果“,
簡單來說,就是 小心!

*energy can not be created or destroyed, it can only be changed from one form to another or transferred from one body to another, but the total amount of energy remains constant.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servation_of_energy

almerick 說...

bird,

小兔授教了!

Bunny